本報記者 寇江澤 董絲雨
2025年09月13日08:1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長江干流連續5年、黃河干流連續3年全線水質保持Ⅱ類,“三北”工程攻堅戰完成建設任務1.64億畝,構建全球最大、發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體系……廣袤神州大地,綠色發展不斷加快,綠色版圖接續擴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系民族未來的大計。”“要實現永續發展,必須抓好生態文明建設。”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各地區各部門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理念,全力以赴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
江蘇常州市遙觀鎮,宛沿河碧波蕩漾,水清岸綠。“環境大變樣,休閑健身有了好去處。”附近居民劉源說。當地堅持系統治理、源頭治理,開展河道清淤等工程,讓水更清、河更美、城鎮更宜居。
內蒙古赤峰市,豐富的綠電資源和上下游產業鏈,吸引東山鋁業綠色智能新能源電解鋁一體化項目落戶當地。“綠電資源推動‘煤電鋁’轉化為‘綠色鋁’,降低電解鋁碳排放。”項目負責人張義衛說。
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
青海西寧市城西區西川南路61號老舊小區改造現場,機械轟鳴作業,施工人員正開挖路面、更新雨污水管網。“十四五”以來,西寧新建改造排水管網270公裡,城市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我國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加強污染防治,藍天白雲、清水綠岸顯著增多。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濃度,從2015年的46微克/立方米降至2024年的29.3微克/立方米﹔2024年,全國地表水優良水質斷面比例為90.4%,首次超過90%,較2012年提高28.8個百分點。
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構建從山頂到海洋的保護治理大格局。
站在位於四川的大熊貓國家公園滎經片區馬草河保護站遠眺,一條呈環狀的退化棲息地修復帶“盤”在對面的山脊上。“這是我們進行人工疏伐后的竹灌叢,將退化的棲息地‘縫合’起來,為大熊貓等野生動物提供適宜的生存環境。”大熊貓國家公園滎經縣管護總站工作人員付明霞介紹。
陸域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佔陸域國土面積比例超30%,國家公園體系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山水工程”累計完成生態保護修復面積超1.2億畝……我國著力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把最珍貴的自然資產、最美的國土嚴格保護起來,生態系統得到大尺度、全要素提升,國家生態安全屏障進一步筑牢。
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
浙江寧波市北侖區,東方電纜數字化未來工廠廠房屋頂,光伏發電板整齊排列,不斷提供綠色電力。“工廠建有12兆瓦光伏矩陣,綠電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東方電纜總裁辦主任助理張苗介紹。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成效顯著,高質量發展綠色底色更加鮮明。新時代以來,我國以年均3.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超過6.1%的經濟增長,成為全球能耗強度降低最快的國家之一。截至2024年,我國清潔能源消費量佔能源消費總量比重增長至28.6%,良好生態環境源源不斷釋放經濟價值。
“我們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和踐行‘兩山’理念,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中國。”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表示。
《 人民日報 》( 2025年09月13日 01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