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貢獻智慧和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激勵廣大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團結奮進

2025年09月10日08:4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來自歷史的回響,也是面向未來的啟示。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在廣大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中引發熱烈反響。

  大家表示,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把偉大抗戰精神進一步化作團結的力量、奮進的動力,不懼任何艱難險阻,以更加昂揚的精神面貌,在民族復興征程上奪取新的偉大勝利。

  凝心聚力,弘揚偉大抗戰精神

  天安門廣場,紅旗獵獵。直升機組成巨大“80”字樣從空中飛過,仿佛拉開崢嶸歲月的卷軸。

  “共同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堅定有力,回蕩在億萬人心間。

  天安門城樓上,80歲的“人民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培建感慨萬千。這位抗戰老兵的后人,親歷了我國航天事業從弱到強的跨越,見証了父輩歷盡艱辛守護的祖國如何奔赴星辰大海。

  “當科學技術賦予國家更多底氣,別人才不會居高臨下地對待你。”葉培建說,“我們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要始終以國家民族命運為己任,將個人追求融入國家需要,為強國建設作出更多科技創新的貢獻,為維護世界和平提供更加強大的中國力量。”

  眾力並則萬鈞舉,人心齊則泰山移。

  習近平總書記在重要講話中指出:“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中國人民以錚錚鐵骨戰強敵、以血肉之軀筑長城,取得近代以來反抗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

  “時代雖然不同,但抗戰精神始終燭照前路。”在南京,江蘇黨的建設理論與實踐創新研究院研究員諶玉潔一邊收看電視直播,一邊奮筆寫下體會:強國建設征程中,百折不撓的信念是攻堅克難的密碼﹔民族復興的漫漫征途上,當有“持久戰”的定力與韌性……

  上海交通大學戰爭審判與世界和平研究院成立以來,收集歷史遺存,創作學術成果,向世人昭示二戰正確歷史敘事和戰后國際秩序之由來。

  “習近平總書記揭示出抗日戰爭的重大意義——‘中國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犧牲,為拯救人類文明、保衛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貢獻’。”現場聆聽重要講話,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特聘教授、戰爭審判與世界和平研究院首席專家程兆奇深有感觸,“堅持正確二戰史觀,堅決捍衛歷史真相,我們研究者要更好地立足本職,履行使命。”

  鬆花江畔,“抗戰14年的黑龍江——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展”在東北烈士紀念館正式對外開放。依托這個展覽,“龍江開學第一課”已面向全省大中小學學生開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歷史警示’,讓我感受格外深刻。銘記歷史,才能不讓歷史悲劇重演!”東北烈士紀念館館長佟國波說,要通過更多展覽梳理東北抗戰歷程,讓社會各界尤其是青年學生重溫紅色歷史,賡續精神血脈,激揚起更加深沉熾熱的家國情懷。

  自立自強,不懼任何艱難險阻

  由國產發動機驅動,受閱戰機呼嘯而過。在現場觀禮的中國航發東安首席技能專家劉加良眼中,這是“把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奮斗答卷。

  “總書記說‘中華民族是不畏強暴、自立自強的偉大民族’,激勵我們在困難面前絕不退縮。”劉加良說,航空發動機事業沒有“休止符”,打造國之重器容不得絲毫懈怠,未來要不斷與“精度”較勁,與“極限”對抗,讓手中緊握的工具、筆下嚴謹的數據,繼續成為攻克“卡脖子”難題的堅強力量。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面對正義與邪惡、光明與黑暗、進步與反動的生死較量,中國人民同仇敵愾、奮起反抗,為國家生存而戰,為民族復興而戰,為人類正義而戰。”習近平總書記的話音在耳,北京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鄒鋒不禁遙望巍然矗立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在那上面,鐫刻著中國近現代一幅幅可歌可泣的歷史畫面。

  “作為文藝工作者,我們要以手中的筆墨來塑造國家形象、傳播國家價值,用與時俱進的優秀作品講好中國人民堅定站在歷史正確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一邊的故事。”鄒鋒說。

  越是艱險越向前。走過抗戰烽火,哈爾濱工業大學艱苦創業,打造了一大批國之重器,培養了一大批杰出人才。通過直播全程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哈工大副校長范峰倍感振奮。

  “作為一名大跨度空間結構領域的科研人員,我致力於以更少重量實現建筑更大覆蓋、更強穩定和更長壽命。”范峰說,“未來,我將更堅定地勇闖創新無人區,為我國早日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自己的力量,努力讓中華民族的‘和平大跨度結構’更加寬廣。”

  今天,人類又面臨和平還是戰爭、對話還是對抗、共贏還是零和的抉擇。

  從在抗戰硝煙中保障前線通信,到如今參與反恐維穩、海上護航,中國電子所屬南京熊貓漢達科技有限公司始終在通信領域為和平發展貢獻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讓熊貓漢達受閱裝備總師劉劍鋒堅定了信念:“企業一路走來,對祖國強大和世界和平的不易感受深刻。作為新時代軍工人,我們將傳承和弘揚偉大抗戰精神,為強軍事業添磚加瓦,為捍衛和平提供堅強保障。”

  “與各國人民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2024級中國哲學博士研究生經典有了堅定目標:“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和底氣,同時讓世界更好認識中國、了解中國,更好促進和平與發展,是人文社科研究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踔厲奮發,向著民族復興偉業

  歷史承載過去,也啟迪未來。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勢不可擋!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必將勝利!’總書記的講話如此振奮人心。”紀念大會現場,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副院長梁思思強忍激動淚水。

  走進胡同院落,了解各方需求,如繡花針般織補老城更新的設計藍圖,力求在舒適便利與歷史風貌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梁思思說:“我將積極響應總書記號召,在自己的崗位上為中國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盡一份力。”

  在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全體職工集中觀看紀念大會直播。校長方妍與師生一同回顧抗戰時期附中前身成志學校隨清華南遷、堅持辦學的歷程,並分享對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學習體會:“當胸懷家國,以創新進取應對時代變革,肩負起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責任!”

  團結奮進,我們將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習近平總書記“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的要求,北京友誼醫院危重症醫學副教授支德源銘記在心。作為一名重症醫學專家,他多次參加重大活動醫療保障工作,這是第一次坐在天安門廣場觀禮台上:“抗戰時期,醫務工作者在炮火中救死扶傷。傳承先輩精神,我一定要當好新時代的人民健康衛士。”

  多年扎根基層電力系統,自主研發多項創新專利,國網金華供電公司匯智勞模創新工作室領銜人張文明帶領團隊干勁更足:“遵循總書記的指引,我將繼續踐行初心使命,把平凡崗位當成民生服務‘戰場’,在守護萬家燈火的征途上篤定前行。”

  “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而團結奮斗!”習近平總書記發出鏗鏘號召,催人奮進。

  “山河已然無恙,吾輩仍當自強。”西安交通大學錢學森書院2022級本科生凌宇韜說,要將愛國情、強國志轉化為勤學篤行、服務國家的實際行動,努力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吉林長春,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組織師生集中觀看紀念大會直播。在這堂生動而深刻的“大思政課”上,熱烈的掌聲一次次響起。高中第三黨支部書記徐微說:“80年前,前輩們用勝利告訴世界‘中國能行’﹔今天,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我們要用奮斗証明‘青春能行,中國的未來能行’。”

  (新華社北京9月9日電  新華社記者)

  《 人民日報 》( 2025年09月10日 01 版)

(責編:彭曉玲、唐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